來源:智通財經網
廉價天然氣的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能源成本高得多的時代,這將在全球經濟中產生連鎖反應。
智通財經APP獲悉,在過去10年的時間里,天然氣儲量豐富且價格低廉,通常應用于發電和家庭供暖。因此,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天然氣供應激增。
今年,由于需求徹底超過了供應,這種情況突然停止。歐洲天然氣價格本周達到創紀錄水平,同時向亞洲輸送的液化燃料(液化天然氣)也在這個時候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由于可靠的清潔能源選擇太少,預計世界只能將更多地依賴燃燒天然氣來替代煤炭,以幫助實現近期的需要達成的環保目標。但由于生產商在關注氣候變化的投資者和政府的呼吁下對于增大供應的措施被限制,因此能源的價格飆升顯然會持續下去。
“不管你怎么看,天然氣將會成為過度燃料在未來幾十年,這是由于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正致力于達到既定的碳排放目標,”Macro-Advisory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威弗(Chris Weafer)表示,“天然氣的價格更有可能在中期保持高位并在長期中持續上升?!?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到2024年,需求預計將比新冠疫情前增長7%。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的一項分析顯示,從長期來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預計將保持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直到2035,漲速超過其他化石燃料。
飆升的天然氣價格意味著,能源企業在提煉和生產石化相關產品的時成本將更高,這令全球經濟中的參與者感到了一絲不安,并加劇了對通脹的擔憂。對于消費者來說,它將帶來每月更高的公共能源和天然氣支出費用。例如,在使用洗衣機、洗熱水澡和做晚飯時的費用會更高。
對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較貧窮的國家來說,這是個壞消息。這些國家通常以燃料價格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低水平為前提制定相關能源政策,能源價格的飆升將令他們不得不重新制定了整個能源政策。
受疫情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從2020年5月的創紀錄低點上漲了1000%以上,同時亞洲液化天然氣價格也已在去年上漲了約6倍。就連美國的油價也上漲到了10年來的最高水平。美國曾受益于頁巖開采技術而大大提高了這種燃料的產量。
雖然有一些一次性因素推高了天然氣價格,如供應受到干擾、全球經濟反彈和新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工廠生產停滯,但越來越多的人一致認為,在能源轉型的推動下,世界正面臨結構性轉變。
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價格在2021年飆升至新高
10年前,國際能源署宣布,由于低成本供應所帶來的歷史性擴張,全球正進入天然氣需求增長的“黃金時代”。
事實上,在2009年到2020年間,在公用事業和工業更多的應用天然氣的情況下,全球天然氣消費量激增了30%。
多國都支持使用天然氣,將其作為快速減少碳排放的一種方式。
IHS Markit分析師詹姆斯塔弗納(James Taverner)表示,向天然氣的轉變可以在有限的資本部署下(花費較?。┫鄬ρ杆俚赝瓿?,同時對降低排放產生重大影響。
天然氣是最清潔的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煤炭少近50%。與此同時,風能和太陽能等非化石燃料替代能源還處于相對早期的能源轉型過渡階段。
天然氣的需求沒有顯示出任何放緩的跡象。歐洲公用事業轉向更多的使用天然氣這是由于極高的碳排放價格。而南亞和東南亞各國政府正計劃新建數十所天然氣發電廠,以滿足更大的電力需求。
通常情況下,強勁的需求會鼓勵對新的出口設施的投資熱潮。但天然氣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新的資本投資以增加供應。日益高漲的反天然氣情緒,以及對污染嚴重的甲烷排放的嚴格審查,已使一些項目陷入停滯,并迫使能源巨頭重新考慮計劃。
國際能源署曾將天然氣視為通往低碳未來的橋梁燃料。今年早些時候,該機構表示,如果世界希望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就必須停止對一些上游的能源產業進行投資,這引起了廣泛關注。
Wood Mackenzie公司亞太區副主席加文湯普森(Gavin Thompson)表示,如果沒有新的投資,亞洲的液化天然氣消費量將在2035年超過出供應量1.6億噸。亞洲去年已進口了約2.5億噸液化天然氣。
世界各地已經出現供應短缺的跡象:
自2020年初以來,幾乎沒有新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項目被批準。由于政府主導的減排措施中的帶有不確定性,終端用戶不太愿意持有上游的能源企業的股權或與其簽署長期供應協議。美國頁巖油鉆探公司沒有立即以增產作為回應飆升的價格,因為他們面臨著來自股東們的壓力,要求他們控制支出,以避免再次出現供過于求,而關鍵的管道項目也難以推進。
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出口商Novatek PJSC的副首席執行官Mark Gyetvay警告說,綠色運動可能會擾亂供應,以致消費者的負擔增加。
Gyetvay說:“資本不再投資于天然氣項目并不會導致能源轉型,反而會導致我們不可避免地走向能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