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國家發改委指出,近日多個產煤企業主動下調坑口煤售價,電廠供煤屢創新高。
情緒逆轉!煤炭系迎久違回升,煤電改造升級開啟動力煤期貨跌破千元大關,發改委強調煤價存在繼續回調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彭強 北京報道
11月3日晚間時段,“煤炭三兄弟”延續白天的勢頭再度上漲,動力煤與焦煤期貨價格漲幅一度超過6%。隨后,煤炭系由漲轉跌。
截至11月3日晚間收盤,鄭商所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收報919.8元/噸,跌幅1.48%;焦炭期貨微跌0.21%,報收3109元/噸。焦煤期貨則小幅上漲2.92%,報收2411元/噸。
消息面上來看,國家發改委再度針對煤炭發聲,澆滅了煤炭市場炒漲的苗頭。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到11月2日,全國電廠存煤突破1.1億噸,較9月底增加超3100萬噸。尤其是10月19日以來,電廠供煤屢創新高,供煤大于耗煤最高達到230萬噸。電廠存煤快速攀升,將有力保障發電供熱的用煤需求,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11月2日,全國煤炭日產量達到1167萬噸,接近今年產量最高峰,為今年以來煤炭產量的第二高,較10月初增加約100萬噸。隨著各項增產增供措施持續落地生效,全國煤炭日產量有望突破1200萬噸。
與此同時,各地產煤企業繼續下調坑口煤售價,先后有內蒙古伊泰集團、蒙泰集團等,國家能源集團與中煤集團等也隨之調價。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會議上,全國10多家主要煤炭生產企業跟進表態,主動將主產地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降至1000元/噸以下。
除此以外,國家發改委繼續打擊違規存煤場所,督促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等。
11月3日上午,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全國長協煤流向監管工作視頻會議,介紹部署煤炭中長期合同履約監測系統數據填報工作。會議指出,長協煤不僅是穩定市場的“壓艙石”,更是發電和供熱等關系國計民生重點領域用煤保障的“主力軍”,強化長協煤流向監管、督促簽約雙方積極履約,對于做好今冬明春乃至今后的能源保供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